1. <ins id="lggnd"><table id="lggnd"><button id="lggnd"></button></table></ins>
    <u id="lggnd"><sub id="lggnd"><samp id="lggnd"></samp></sub></u>
  2. <font id="lggnd"></font>

    當前位置:文章正文 >> 行業性政策法規
    文章正文

    行業性政策法規

    作者:行業性政策法規 發布:2020-06-29

    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

    新華社北京10月26日電

    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

    (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

    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心理健康促進和精神障礙預防

    第三章 精神障礙的診斷和治療

    第四章 精神障礙的康復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七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發展精神衛生事業,規范精神衛生服務,維護精神障礙患者的合法權益,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開展維護和增進公民心理健康、預防和治療精神障礙、促進精神障礙患者康復的活動,適用本法。

    第三條 精神衛生工作實行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預防、治療和康復相結合的原則。

    第四條 精神障礙患者的人格尊嚴、人身和財產安全不受侵犯。

    精神障礙患者的教育、勞動、醫療以及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等方面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對精神障礙患者的姓名、肖像、住址、工作單位、病歷資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斷出其身份的信息予以保密;但是,依法履行職責需要公開的除外。

    第五條 全社會應當尊重、理解、關愛精神障礙患者。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歧視、侮辱、虐待精神障礙患者,不得非法限制精神障礙患者的人身自由。

    新聞報道和文學藝術作品等不得含有歧視、侮辱精神障礙患者的內容。

    第六條 精神衛生工作實行政府組織領導、部門各負其責、家庭和單位盡力盡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綜合管理機制。

    第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領導精神衛生工作,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設和完善精神障礙的預防、治療和康復服務體系,建立健全精神衛生工作協調機制和工作責任制,對有關部門承擔的精神衛生工作進行考核、監督。

    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組織開展預防精神障礙發生、促進精神障礙患者康復等工作。

    第八條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主管全國的精神衛生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的精神衛生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民政、公安、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精神衛生工作。

    第九條 精神障礙患者的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維護精神障礙患者的合法權益。

    禁止對精神障礙患者實施家庭暴力,禁止遺棄精神障礙患者。

    第十條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及其地方組織依照法律、法規或者接受政府委托,動員社會力量,開展精神衛生工作。

    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依照本法的規定開展精神衛生工作,并對所在地人民政府開展的精神衛生工作予以協助。

    國家鼓勵和支持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紅十字會、科學技術協會等團體依法開展精神衛生工作。

    第十一條 國家鼓勵和支持開展精神衛生專門人才的培養,維護精神衛生工作人員的合法權益,加強精神衛生專業隊伍建設。

    國家鼓勵和支持開展精神衛生科學技術研究,發展現代醫學、我國傳統醫學、心理學,提高精神障礙預防、診斷、治療、康復的科學技術水平。

    國家鼓勵和支持開展精神衛生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第十二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采取措施,鼓勵和支持組織、個人提供精神衛生志愿服務,捐助精神衛生事業,興建精神衛生公益設施。

    對在精神衛生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第二章 心理健康促進和精神障礙預防

    第十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采取措施,加強心理健康促進和精神障礙預防工作,提高公眾心理健康水平。

    第十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制定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應當包括心理援助的內容。發生突發事件,履行統一領導職責或者組織處置突發事件的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突發事件的具體情況,按照應急預案的規定,組織開展心理援助工作。

    第十五條 用人單位應當創造有益于職工身心健康的工作環境,關注職工的心理健康;對處于職業發展特定時期或者在特殊崗位工作的職工,應當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第十六條 各級各類學校應當對學生進行精神衛生知識教育;配備或者聘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輔導人員,并可以設立心理健康輔導室,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學前教育機構應當對幼兒開展符合其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

    發生自然災害、意外傷害、公共安全事件等可能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事件,學校應當及時組織專業人員對學生進行心理援助。

    教師應當學習和了解相關的精神衛生知識,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正確引導、激勵學生。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當重視教師心理健康。

    學校和教師應當與學生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近親屬溝通學生心理健康情況。

    第十七條 醫務人員開展疾病診療服務,應當按照診斷標準和治療規范的要求,對就診者進行心理健康指導;發現就診者可能患有精神障礙的,應當建議其到符合本法規定的醫療機構就診。

    第十八條 監獄、看守所、拘留所、強制隔離戒毒所等場所,應當對服刑人員,被依法拘留、逮捕、強制隔離戒毒的人員等,開展精神衛生知識宣傳,關注其心理健康狀況,必要時提供心理咨詢和心理輔導。

    第十九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教育、衛生、司法行政、公安等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分別對本法第十五條至第十八條規定的單位履行精神障礙預防義務的情況進行督促和指導。

    第二十條 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應當協助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開展社區心理健康指導、精神衛生知識宣傳教育活動,創建有益于居民身心健康的社區環境。

    鄉鎮衛生院或者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應當為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開展社區心理健康指導、精神衛生知識宣傳教育活動提供技術指導。

    第二十一條 家庭成員之間應當相互關愛,創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環境,提高精神障礙預防意識;發現家庭成員可能患有精神障礙的,應當幫助其及時就診,照顧其生活,做好看護管理。

    第二十二條 國家鼓勵和支持新聞媒體、社會組織開展精神衛生的公益性宣傳,普及精神衛生知識,引導公眾關注心理健康,預防精神障礙的發生。

    第二十三條 心理咨詢人員應當提高業務素質,遵守執業規范,為社會公眾提供專業化的心理咨詢服務。

    心理咨詢人員不得從事心理治療或者精神障礙的診斷、治療。

    心理咨詢人員發現接受咨詢的人員可能患有精神障礙的,應當建議其到符合本法規定的醫療機構就診。

    心理咨詢人員應當尊重接受咨詢人員的隱私,并為其保守秘密。

    第二十四條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建立精神衛生監測網絡,實行嚴重精神障礙發病報告制度,組織開展精神障礙發生狀況、發展趨勢等的監測和專題調查工作。精神衛生監測和嚴重精神障礙發病報告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建立精神衛生工作信息共享機制,實現信息互聯互通、交流共享。

    第三章 精神障礙的診斷和治療

    第二十五條 開展精神障礙診斷、治療活動,應當具備下列條件,并依照醫療機構的管理規定辦理有關手續:

    (一)有與從事的精神障礙診斷、治療相適應的精神科執業醫師、護士;

    (二)有滿足開展精神障礙診斷、治療需要的設施和設備;

    (三)有完善的精神障礙診斷、治療管理制度和質量監控制度。

    從事精神障礙診斷、治療的??漆t療機構還應當配備從事心理治療的人員。

    第二十六條 精神障礙的診斷、治療,應當遵循維護患者合法權益、尊重患者人格尊嚴的原則,保障患者在現有條件下獲得良好的精神衛生服務。

    精神障礙分類、診斷標準和治療規范,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制定。

    第二十七條 精神障礙的診斷應當以精神健康狀況為依據。

    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得違背本人意志進行確定其是否患有精神障礙的醫學檢查。

    第二十八條 除個人自行到醫療機構進行精神障礙診斷外,疑似精神障礙患者的近親屬可以將其送往醫療機構進行精神障礙診斷。對查找不到近親屬的流浪乞討疑似精神障礙患者,由當地民政等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幫助送往醫療機構進行精神障礙診斷。

    疑似精神障礙患者發生傷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行為,或者有傷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險的,其近親屬、所在單位、當地公安機關應當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將其送往醫療機構進行精神障礙診斷。

    醫療機構接到送診的疑似精神障礙患者,不得拒絕為其作出診斷。

    第二十九條 精神障礙的診斷應當由精神科執業醫師作出。

    醫療機構接到依照本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規定送診的疑似精神障礙患者,應當將其留院,立即指派精神科執業醫師進行診斷,并及時出具診斷結論。

    第三十條 精神障礙的住院治療實行自愿原則。

    診斷結論、病情評估表明,就診者為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對其實施住院治療:

    (一)已經發生傷害自身的行為,或者有傷害自身的危險的;

    (二)已經發生危害他人安全的行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險的。

    第三十一條 精神障礙患者有本法第三十條第二款第一項情形的,經其監護人同意,醫療機構應當對患者實施住院治療;監護人不同意的,醫療機構不得對患者實施住院治療。監護人應當對在家居住的患者做好看護管理。

    第三十二條 精神障礙患者有本法第三十條第二款第二項情形,患者或者其監護人對需要住院治療的診斷結論有異議,不同意對患者實施住院治療的,可以要求再次診斷和鑒定。

    依照前款規定要求再次診斷的,應當自收到診斷結論之日起三日內向原醫療機構或者其他具有合法資質的醫療機構提出。承擔再次診斷的醫療機構應當在接到再次診斷要求后指派二名初次診斷醫師以外的精神科執業醫師進行再次診斷,并及時出具再次診斷結論。承擔再次診斷的執業醫師應當到收治患者的醫療機構面見、詢問患者,該醫療機構應當予以配合。

    對再次診斷結論有異議的,可以自主委托依法取得執業資質的鑒定機構進行精神障礙醫學鑒定;醫療機構應當公示經公告的鑒定機構名單和聯系方式。接受委托的鑒定機構應當指定本機構具有該鑒定事項執業資格的二名以上鑒定人共同進行鑒定,并及時出具鑒定報告。

    第三十三條 鑒定人應當到收治精神障礙患者的醫療機構面見、詢問患者,該醫療機構應當予以配合。

    鑒定人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鑒定事項有利害關系,可能影響其獨立、客觀、公正進行鑒定的,應當回避。

    第三十四條 鑒定機構、鑒定人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尊重科學,恪守職業道德,按照精神障礙鑒定的實施程序、技術方法和操作規范,依法獨立進行鑒定,出具客觀、公正的鑒定報告。

    鑒定人應當對鑒定過程進行實時記錄并簽名。記錄的內容應當真實、客觀、準確、完整,記錄的文本或者聲像載體應當妥善保存。

    第三十五條 再次診斷結論或者鑒定報告表明,不能確定就診者為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或者患者不需要住院治療的,醫療機構不得對其實施住院治療。

    再次診斷結論或者鑒定報告表明,精神障礙患者有本法第三十條第二款第二項情形的,其監護人應當同意對患者實施住院治療。監護人阻礙實施住院治療或者患者擅自脫離住院治療的,可以由公安機關協助醫療機構采取措施對患者實施住院治療。

    在相關機構出具再次診斷結論、鑒定報告前,收治精神障礙患者的醫療機構應當按照診療規范的要求對患者實施住院治療。

    第三十六條 診斷結論表明需要住院治療的精神障礙患者,本人沒有能力辦理住院手續的,由其監護人辦理住院手續;患者屬于查找不到監護人的流浪乞討人員的,由送診的有關部門辦理住院手續。

    精神障礙患者有本法第三十條第二款第二項情形,其監護人不辦理住院手續的,由患者所在單位、村民委員會或者居民委員會辦理住院手續,并由醫療機構在患者病歷中予以記錄。

    第三十七條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將精神障礙患者在診斷、治療過程中享有的權利,告知患者或者其監護人。

    第三十八條 醫療機構應當配備適宜的設施、設備,保護就診和住院治療的精神障礙患者的人身安全,防止其受到傷害,并為住院患者創造盡可能接近正常生活的環境和條件。

    第三十九條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遵循精神障礙診斷標準和治療規范,制定治療方案,并向精神障礙患者或者其監護人告知治療方案和治療方法、目的以及可能產生的后果。

    第四十條 精神障礙患者在醫療機構內發生或者將要發生傷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擾亂醫療秩序的行為,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沒有其他可替代措施的情況下,可以實施約束、隔離等保護性醫療措施。實施保護性醫療措施應當遵循診斷標準和治療規范,并在實施后告知患者的監護人。

    禁止利用約束、隔離等保護性醫療措施懲罰精神障礙患者。

    第四十一條 對精神障礙患者使用藥物,應當以診斷和治療為目的,使用安全、有效的藥物,不得為診斷或者治療以外的目的使用藥物。

    醫療機構不得強迫精神障礙患者從事生產勞動。

    第四十二條 禁止對依照本法第三十條第二款規定實施住院治療的精神障礙患者實施以治療精神障礙為目的的外科手術。

    第四十三條 醫療機構對精神障礙患者實施下列治療措施,應當向患者或者其監護人告知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情況,并取得患者的書面同意;無法取得患者意見的,應當取得其監護人的書面同意,并經本醫療機構倫理委員會批準:

    (一)導致人體器官喪失功能的外科手術;

    (二)與精神障礙治療有關的實驗性臨床醫療。

    實施前款第一項治療措施,因情況緊急查找不到監護人的,應當取得本醫療機構負責人和倫理委員會批準。

    禁止對精神障礙患者實施與治療其精神障礙無關的實驗性臨床醫療。

    第四十四條 自愿住院治療的精神障礙患者可以隨時要求出院,醫療機構應當同意。

    對有本法第三十條第二款第一項情形的精神障礙患者實施住院治療的,監護人可以隨時要求患者出院,醫療機構應當同意。

    醫療機構認為前兩款規定的精神障礙患者不宜出院的,應當告知不宜出院的理由;患者或者其監護人仍要求出院的,執業醫師應當在病歷資料中詳細記錄告知的過程,同時提出出院后的醫學建議,患者或者其監護人應當簽字確認。

    對有本法第三十條第二款第二項情形的精神障礙患者實施住院治療,醫療機構認為患者可以出院的,應當立即告知患者及其監護人。

    醫療機構應當根據精神障礙患者病情,及時組織精神科執業醫師對依照本法第三十條第二款規定實施住院治療的患者進行檢查評估。評估結果表明患者不需要繼續住院治療的,醫療機構應當立即通知患者及其監護人。

    第四十五條 精神障礙患者出院,本人沒有能力辦理出院手續的,監護人應當為其辦理出院手續。

    第四十六條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尊重住院精神障礙患者的通訊和會見探訪者等權利。除在急性發病期或者為了避免妨礙治療可以暫時性限制外,不得限制患者的通訊和會見探訪者等權利。

    第四十七條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在病歷資料中如實記錄精神障礙患者的病情、治療措施、用藥情況、實施約束、隔離措施等內容,并如實告知患者或者其監護人。患者及其監護人可以查閱、復制病歷資料;但是,患者查閱、復制病歷資料可能對其治療產生不利影響的除外。病歷資料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三十年。

    第四十八條 醫療機構不得因就診者是精神障礙患者,推諉或者拒絕為其治療屬于本醫療機構診療范圍的其他疾病。

    第四十九條 精神障礙患者的監護人應當妥善看護未住院治療的患者,按照醫囑督促其按時服藥、接受隨訪或者治療。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患者所在單位等應當依患者或者其監護人的請求,對監護人看護患者提供必要的幫助。

    第五十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定期就下列事項對本行政區域內從事精神障礙診斷、治療的醫療機構進行檢查:

    (一)相關人員、設施、設備是否符合本法要求;

    (二)診療行為是否符合本法以及診斷標準、治療規范的規定;

    (三)對精神障礙患者實施住院治療的程序是否符合本法規定;

    (四)是否依法維護精神障礙患者的合法權益。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進行前款規定的檢查,應當聽取精神障礙患者及其監護人的意見;發現存在違反本法行為的,應當立即制止或者責令改正,并依法作出處理。

    第五十一條 心理治療活動應當在醫療機構內開展。專門從事心理治療的人員不得從事精神障礙的診斷,不得為精神障礙患者開具處方或者提供外科治療。心理治療的技術規范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第五十二條 監獄、強制隔離戒毒所等場所應當采取措施,保證患有精神障礙的服刑人員、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等獲得治療。

    第五十三條 精神障礙患者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或者觸犯刑法的,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處理。

    第四章 精神障礙的康復

    第五十四條 社區康復機構應當為需要康復的精神障礙患者提供場所和條件,對患者進行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的康復訓練。

    第五十五條 醫療機構應當為在家居住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提供精神科基本藥物維持治療,并為社區康復機構提供有關精神障礙康復的技術指導和支持。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應當建立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健康檔案,對在家居住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進行定期隨訪,指導患者服藥和開展康復訓練,并對患者的監護人進行精神衛生知識和看護知識的培訓??h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開展上述工作給予指導和培訓。

    第五十六條 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應當為生活困難的精神障礙患者家庭提供幫助,并向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以及縣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反映患者及其家庭的情況和要求,幫助其解決實際困難,為患者融入社會創造條件。

    第五十七條 殘疾人組織或者殘疾人康復機構應當根據精神障礙患者康復的需要,組織患者參加康復活動。

    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根據精神障礙患者的實際情況,安排患者從事力所能及的工作,保障患者享有同等待遇,安排患者參加必要的職業技能培訓,提高患者的就業能力,為患者創造適宜的工作環境,對患者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績予以鼓勵。

    第五十九條 精神障礙患者的監護人應當協助患者進行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的康復訓練。

    精神障礙患者的監護人在看護患者過程中需要技術指導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或者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康復機構應當提供。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六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要求,制定精神衛生工作規劃并組織實施。

    精神衛生監測和專題調查結果應當作為制定精神衛生工作規劃的依據。

    第六十一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統籌規劃,整合資源,建設和完善精神衛生服務體系,加強精神障礙預防、治療和康復服務能力建設。

    縣級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統籌規劃,建立精神障礙患者社區康復機構。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舉辦從事精神障礙診斷、治療的醫療機構和精神障礙患者康復機構。

    第六十二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精神衛生工作需要,加大財政投入力度,保障精神衛生工作所需經費,將精神衛生工作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

    第六十三條 國家加強基層精神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扶持貧困地區、邊遠地區的精神衛生工作,保障城市社區、農村基層精神衛生工作所需經費。

    第六十四條 醫學院校應當加強精神醫學的教學和研究,按照精神衛生工作的實際需要培養精神醫學專門人才,為精神衛生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第六十五條 綜合性醫療機構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開設精神科門診或者心理治療門診,提高精神障礙預防、診斷、治療能力。

    第六十六條 醫療機構應當組織醫務人員學習精神衛生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政策。

    從事精神障礙診斷、治療、康復的機構應當定期組織醫務人員、工作人員進行在崗培訓,更新精神衛生知識。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組織醫務人員進行精神衛生知識培訓,提高其識別精神障礙的能力。

    第六十七條 師范院校應當為學生開設精神衛生課程;醫學院校應當為非精神醫學專業的學生開設精神衛生課程。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對教師進行上崗前和在崗培訓,應當有精神衛生的內容,并定期組織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輔導人員進行專業培訓。

    第六十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組織醫療機構為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免費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精神障礙患者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有關社會保險的規定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精神障礙患者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或者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保障范圍??h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給予資助。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衛生、民政、財政等部門應當加強協調,簡化程序,實現屬于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醫療費用由醫療機構與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直接結算。

    精神障礙患者通過基本醫療保險支付醫療費用后仍有困難,或者不能通過基本醫療保險支付醫療費用的,民政部門應當優先給予醫療救助。

    第六十九條 對符合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民政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及時將其納入最低生活保障。

    對屬于農村五保供養對象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以及城市中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民政部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供養、救助。

    前兩款規定以外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確有困難的,民政部門可以采取臨時救助等措施,幫助其解決生活困難。

    第七十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采取有效措施,保證患有精神障礙的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扶持有勞動能力的精神障礙患者從事力所能及的勞動,并為已經康復的人員提供就業服務。

    國家對安排精神障礙患者就業的用人單位依法給予稅收優惠,并在生產、經營、技術、資金、物資、場地等方面給予扶持。

    第七十一條 精神衛生工作人員的人格尊嚴、人身安全不受侵犯,精神衛生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受法律保護。全社會應當尊重精神衛生工作人員。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醫療機構、康復機構應當采取措施,加強對精神衛生工作人員的職業保護,提高精神衛生工作人員的待遇水平,并按照規定給予適當的津貼。精神衛生工作人員因工致傷、致殘、死亡的,其工傷待遇以及撫恤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七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未依照本法規定履行精神衛生工作職責,或者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由本級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改正,通報批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的處分;造成嚴重后果的,給予降級、撤職或者開除的處分。

    第七十三條 不符合本法規定條件的醫療機構擅自從事精神障礙診斷、治療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停止相關診療活動,給予警告,并處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或者責令給予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開除的處分;對有關醫務人員,吊銷其執業證書。

    第七十四條 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或者責令給予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開除的處分,并可以責令有關醫務人員暫停一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執業活動:

    (一)拒絕對送診的疑似精神障礙患者作出診斷的;

    (二)對依照本法第三十條第二款規定實施住院治療的患者未及時進行檢查評估或者未根據評估結果作出處理的。

    第七十五條 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或者責令給予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的處分;對有關醫務人員,暫停六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給予或者責令給予開除的處分,并吊銷有關醫務人員的執業證書:

    (一)違反本法規定實施約束、隔離等保護性醫療措施的;

    (二)違反本法規定,強迫精神障礙患者勞動的;

    (三)違反本法規定對精神障礙患者實施外科手術或者實驗性臨床醫療的;

    (四)違反本法規定,侵害精神障礙患者的通訊和會見探訪者等權利的;

    (五)違反精神障礙診斷標準,將非精神障礙患者診斷為精神障礙患者的。

    第七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據各自職責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造成嚴重后果的,責令暫停六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執業活動,直至吊銷執業證書或者營業執照:

    (一)心理咨詢人員從事心理治療或者精神障礙的診斷、治療的;

    (二)從事心理治療的人員在醫療機構以外開展心理治療活動的;

    (三)專門從事心理治療的人員從事精神障礙的診斷的;

    (四)專門從事心理治療的人員為精神障礙患者開具處方或者提供外科治療的。

    心理咨詢人員、專門從事心理治療的人員在心理咨詢、心理治療活動中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第七十七條 有關單位和個人違反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規定,給精神障礙患者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還應當依法給予處分。

    第七十八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給精神障礙患者或者其他公民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一)將非精神障礙患者故意作為精神障礙患者送入醫療機構治療的;

    (二)精神障礙患者的監護人遺棄患者,或者有不履行監護職責的其他情形的;

    (三)歧視、侮辱、虐待精神障礙患者,侵害患者的人格尊嚴、人身安全的;

    (四)非法限制精神障礙患者人身自由的;

    (五)其他侵害精神障礙患者合法權益的情形。

    第七十九條 醫療機構出具的診斷結論表明精神障礙患者應當住院治療而其監護人拒絕,致使患者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損害的,或者患者有其他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損害情形的,其監護人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第八十條 在精神障礙的診斷、治療、鑒定過程中,尋釁滋事,阻撓有關工作人員依照本法的規定履行職責,擾亂醫療機構、鑒定機構工作秩序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違反本法規定,有其他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第八十一條 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十二條 精神障礙患者或者其監護人、近親屬認為行政機關、醫療機構或者其他有關單位和個人違反本法規定侵害患者合法權益的,可以依法提起訴訟。

    第七章 附 則

    第八十三條 本法所稱精神障礙,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感知、情感和思維等精神活動的紊亂或者異常,導致患者明顯的心理痛苦或者社會適應等功能損害。

    本法所稱嚴重精神障礙,是指疾病癥狀嚴重,導致患者社會適應等功能嚴重損害、對自身健康狀況或者客觀現實不能完整認識,或者不能處理自身事務的精神障礙。

    本法所稱精神障礙患者的監護人,是指依照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可以擔任監護人的人。

    第八十四條 軍隊的精神衛生工作,由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依據本法制定管理辦法。

    第八十五條 本法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1998年6月26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1998年6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五號公布
    自1999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總 

    第一條 為了加強醫師隊伍的建設,提高醫師的職業道德和業務素質,保障醫師的合法權益,保護人民健康,制定本法。

    第二條 依法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經注冊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執業的專業醫務人員,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醫師,包括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

    第三條 醫師應當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醫療執業水平,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傷、保護人民健康的神圣職責。

    全社會應當尊重醫師。醫師依法履行職責,受法律保護。

    第四條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主管全國的醫師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負責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醫師工作。

    第五條 國家對在醫療、預防、保健工作中作出貢獻的醫師,給予獎勵。

    第六條 醫師的醫學專業技術職稱和醫學專業技術職務的評定、聘任,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七條 醫師可以依法組織和參加醫師協會。

    第二章 考試和注冊

    第八條 國家實行醫師資格考試制度。醫師資格考試分為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和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

    醫師資格統一考試的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醫師資格考試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實施。

    第九條 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

    (一)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的;

    (二)取得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證書后,具有高等學校醫學??茖W歷,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滿二年的;具有中等專業學校醫學專業學歷,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滿五年的。

    第十條 具有高等學校醫學??茖W歷或者中等專業學校醫學專業學歷,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的,可以參加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

    第十一條 以師承方式學習傳統醫學滿三年或者經多年實踐醫術確有專長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確定的傳統醫學專業組織或者醫療、預防、保健機構考核合格并推薦,可以參加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荚嚨膬热莺娃k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另行制定。

    第十二條 醫師資格考試成績合格,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

    第十三條 國家實行醫師執業注冊制度。

    取得醫師資格的,可以向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申請注冊。

    除有本法第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外,受理申請的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準予注冊,并發給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統一印制的醫師執業證書。

    醫療、預防、保健機構可以為本機構中的醫師集體辦理注冊手續。

    第十四條 醫師經注冊后,可以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按照注冊的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范圍執業,從事相應的醫療、預防、保健業務。

    未經醫師注冊取得執業證書,不得從事醫師執業活動。

    第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注冊:

    (一)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

    (二)因受刑事處罰,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起至申請注冊之日止不滿二年的;

    (三)受吊銷醫師執業證書行政處罰,自處罰決定之日起至申請注冊之日止不滿二年的;

    (四)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不宜從事醫療、預防、保健業務的其他情形的。

    受理申請的衛生行政部門對不符合條件不予注冊的,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書面通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申請人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依法申請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十六條 醫師注冊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所在的醫療、預防、保健機構應當在三十日內報告準予注冊的衛生行政部門,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注銷注冊,收回醫師執業證書:

    (一)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蹤的;

    (二)受刑事處罰的;

    (三)受吊銷醫師執業證書行政處罰的;

    (四)依照本法第三十一條規定暫停執業活動期滿,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

    (五)中止醫師執業活動滿二年的;

    (六)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不宜從事醫療、預防、保健業務的其他情形的。

    被注銷注冊的當事人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注銷注冊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依法申請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十七條 醫師變更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范圍等注冊事項的,應當到準予注冊的衛生行政部門依照本法第十三條的規定辦理變更注冊手續。

    第十八條 中止醫師執業活動二年以上以及有本法第十五條規定情形消失的,申請重新執業,應當由本法第三十一條規定的機構考核合格,并依照本法第十三條的規定重新注冊。

    第十九條 申請個體行醫的執業醫師,須經注冊后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執業滿五年,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未經批準,不得行醫。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對個體行醫的醫師,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經常監督檢查,凡發現有本法第十六條規定的情形的,應當及時注銷注冊,收回醫師執業證書。

    第二十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將準予注冊和注銷注冊的人員名單予以公告,并由省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匯總,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備案。

    第三章 執業規則

    第二十一條 醫師在執業活動中享有下列權利:

    (一)在注冊的執業范圍內,進行醫學診查、疾病調查、醫學處置、出具相應的醫學證明文件,選擇合理的醫療、預防、保健方案;

    (二)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標準,獲得與本人執業活動相當的醫療設備基本條件;

    (三)從事醫學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學術團體;

    (四)參加專業培訓,接受繼續醫學教育;

    (五)在執業活動中,人格尊嚴、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六)獲取工資報酬和津貼,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

    (七)對所在機構的醫療、預防、保健工作和衛生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依法參與所在機構的民主管理。

    第二十二條 醫師在執業活動中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法律、法規,遵守技術操作規范;

    (二)樹立敬業精神,遵守職業道德,履行醫師職責,盡職盡責為患者服務;

    (三)關心、愛護、尊重患者,保護患者的隱私;

    (四)努力鉆研業務,更新知識,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五)宣傳衛生保健知識,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

    第二十三條 醫師實施醫療、預防、保健措施,簽署有關醫學證明文件,必須親自診查、調查,并按照規定及時填寫醫學文書,不得隱匿、偽造或者銷毀醫學文書及有關資料。

    醫師不得出具與自己執業范圍無關或者與執業類別不相符的醫學證明文件。

    第二十四條 對急危患者,醫師應當采取緊急措施進行診治;不得拒絕急救處置。

    第二十五條 醫師應當使用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使用的藥品、消毒藥劑和醫療器械。

    除正當診斷治療外,不得使用麻醉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精神藥品和放射性藥品。

    第二十六條 醫師應當如實向患者或者其家屬介紹病情,但應注意避免對患者產生不利后果。

    醫師進行實驗性臨床醫療,應當經醫院批準并征得患者本人或者其家屬同意。

    第二十七條 醫師不得利用職務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財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當利益。

    第二十八條 遇有自然災害、傳染病流行、突發重大傷亡事故及其他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健康的緊急情況時,醫師應當服從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的調遣。

    第二十九條 醫師發生醫療事故或者發現傳染病疫情時,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向所在機構或者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醫師發現患者涉嫌傷害事件或者非正常死亡時,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向有關部門報告。

    第三十條 執業助理醫師應當在執業醫師的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按照其執業類別執業。

    在鄉、民族鄉、鎮的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的執業助理醫師,可以根據醫療診治的情況和需要,獨立從事一般的執業活動。

    第四章 考核和培訓

    第三十一條 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委托的機構或者組織應當按照醫師執業標準,對醫師的業務水平、工作成績和職業道德狀況進行定期考核。

    對醫師的考核結果,考核機構應當報告準予注冊的衛生行政部門備案。

    對考核不合格的醫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可以責令其暫停執業活動三個月至六個月,并接受培訓和繼續醫學教育。暫停執業活動期滿,再次進行考核,對考核合格的,允許其繼續執業;對考核不合格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注銷注冊,收回醫師執業證書。

    第三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指導、檢查和監督醫師考核工作。

    第三十三條 醫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給予表彰或者獎勵:

    (一)在執業活動中,醫德高尚,事跡突出的;

    (二)對醫學專業技術有重大突破,作出顯著貢獻的;

    (三)遇有自然災害、傳染病流行、突發重大傷亡事故及其他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健康的緊急情況時,救死扶傷、搶救診療表現突出的;

    (四)長期在邊遠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條件艱苦的基層單位努力工作的;

    (五)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應當予以表彰或者獎勵的其他情形的。

    第三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制定醫師培訓計劃,對醫師進行多種形式的培訓,為醫師接受繼續醫學教育提供條件。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采取有力措施,對在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從事醫療、預防、保健業務的醫務人員實施培訓。

    第三十五條 醫療、預防、保健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和計劃保證本機構醫師的培訓和繼續醫學教育。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委托的承擔醫師考核任務的醫療衛生機構,應當為醫師的培訓和接受繼續醫學教育提供和創造條件。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六條 以不正當手段取得醫師執業證書的,由發給證書的衛生行政部門予以吊銷;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七條 醫師在執業活動中,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或者責令暫停六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衛生行政規章制度或者技術操作規范,造成嚴重后果的;

    (二)由于不負責任延誤急危患者的搶救和診治,造成嚴重后果的;

    (三)造成醫療責任事故的;

    (四)未經親自診查、調查,簽署診斷、治療、流行病學等證明文件或者有關出生、死亡等證明文件的;

    (五)隱匿、偽造或者擅自銷毀醫學文書及有關資料的;

    (六)使用未經批準使用的藥品、消毒藥劑和醫療器械的;

    (七)不按照規定使用麻醉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精神藥品和放射性藥品的;

    (八)未經患者或者其家屬同意,對患者進行實驗性臨床醫療的;

    (九)泄露患者隱私,造成嚴重后果的;

    (十)利用職務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財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當利益的;

    (十一)發生自然災害、傳染病流行、突發重大傷亡事故以及其他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健康的緊急情況時,不服從衛生行政部門調遣的;

    (十二)發生醫療事故或者發現傳染病疫情,患者涉嫌傷害事件或者非正常死亡,不按照規定報告的。

    第三十八條 醫師在醫療、預防、保健工作中造成事故的,依照法律或者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第三十九條 未經批準擅自開辦醫療機構行醫或者非醫師行醫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予以取締,沒收其違法所得及其藥品、器械,并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醫師吊銷其執業證書;給患者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條 阻礙醫師依法執業,侮辱、誹謗、威脅、毆打醫師或者侵犯醫師人身自由、干擾醫師正常工作、生活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一條 醫療、預防、保健機構未依照本法第十六條的規定履行報告職責,導致嚴重后果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并對該機構的行政負責人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二條 衛生行政部門工作人員或者醫療、預防、保健機構工作人員違反本法有關規定,弄虛作假、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四十三條 本法頒布之日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醫學專業技術職稱和醫學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由所在機構報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認定,取得相應的醫師資格。其中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從事醫療、預防、保健業務的醫務人員,依照本法規定的條件,由所在機構集體核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予以注冊并發給醫師執業證書。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人事行政部門制定。

    第四十四條 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中的醫師,適用本法。

    第四十五條 在鄉村醫療衛生機構中向村民提供預防、保健和一般醫療服務的鄉村醫生,符合本法有關規定的,可以依法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不具備本法規定的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鄉村醫生,由國務院另行制定管理辦法。

    第四十六條 軍隊醫師執行本法的實施辦法,由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依據本法的原則制定。

    第四十七條 境外人員在中國境內申請醫師考試、注冊、執業或者從事臨床示教、臨床研究等活動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四十八條 本法自1999年5月1日起施行。


    -

    聯系我們

    地址:濱州市長江一路渤海十一路交叉口往西50米路北

    電話:預約診療:0543-2221903 0543-2221013

    傳真:0543-2221879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日韩_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_国产裸体美女视频全黄扒开_日韩东热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1. <ins id="lggnd"><table id="lggnd"><button id="lggnd"></button></table></ins>
      <u id="lggnd"><sub id="lggnd"><samp id="lggnd"></samp></sub></u>
    2. <font id="lggnd"></font>
      亚洲人在线观看影院 | 最新精品国产偷自在线 |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激情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线路久久人妖 | 五月天网站在线观看 | 五月婷婷中文激情 |